2025年8月18日,金价突然来了个大跳水,国际金价一下子掉到了3335美元/盎司,国内市场也跟着动,实时金价很快就跌到了772元/克。
这一下,可让不少盯着黄金市场的人心里没底了。
毕竟今年黄金已经涨了快10%,大家都觉得这行情不错,谁知道会突然来这么一出。
更好玩的是各个金店的报价,那真是五花八门。
中国黄金的基础金价是772.3元/克,算是市场的一个参考价。
但是你去看那些我们常逛的品牌,价格就完全是另一个故事了。
周大福、老凤祥、周生生这些大牌子,价格全都冲过1000元,老凤祥甚至标到了1004元/克。
菜百、周六福这些牌子就显得实在一些,价格在985元到988元晃悠。
这么大的差价,一下子就把品牌值多少钱这个问题摆了出来。
都是黄金,换个牌子就能贵出200多块,这到底是工艺好,还是设计牛,就得买的人自己琢磨了。
当然,你要是想投资,那看的就不是金首饰了,而是金条。
银行和金店卖的金条,价格就靠谱多了,一般都在780元到800元这个范围里。
比如工行的“如意金条”卖786.68元/克,跟水贝黄金781元/克的报价差不了多少。
这说明,去掉品牌和工艺这些东西,黄金作为投资品,价值都差不多。
不过银行之间也有一点小区别。
大部分银行,像中行、建行、招行,价格都在780多元,但农行的金条价格就有点显眼,卖到了806.95元/克,这个定价还真让人有点想不通。
金店的金条价格就更有意思了。
菜百的投资金条卖781.3元/克,非常贴近市场价。
但是周大福、老凤祥这些牌子卖的金条,价格却能到888元甚至955元,都快跟他们家的首饰一个价了。
这就说明,就算是金条,在大品牌那里,也分“普通投资”和“品牌收藏”两种。
再看看盘面上的数字,更能感觉出市场的动静。
国内黄金基准价今天开盘是773.19元,没多久就跌到了772.19元。
足金9999的价格也从开盘的773.58元跌了0.23%。
这些小小的数字变化,背后都是真金白银在较量。
有意思的是,也不是所有贵金属都在跌。
沪金95和沪金100G反而还涨了一点。
最夸张的是延期单金,直接涨了9.99%,这说明市场里有人在用杠杆玩心跳,赌未来的方向,也让后市变得更难猜了。
黄金跌了,回收价肯定也跟着变。
现在足金回收大概是760元/克,跟卖价总有几十块的差价,这是行规。
而18K金、铂金、钯金这些,回收价就更低了,分别是547元、280元和226元。
说到铂金,它的市场价格也很有趣。
周生生、六福珠宝这些牌子,铂金950卖543元/克,但是老凤祥、老庙只要470元,菜百就更低了,只要445元。
这个差价比黄金首饰还大,看来不同品牌对铂金的看法和成本控制,真是不一样。
那么问题就来了,之前涨得好好的金价,怎么说变就变了?
有人觉得这跟关税政策和国际关系有关。
比如,像之前特朗普那样,突然说要给别的国家加关税,市场马上就会担心通货膨胀。
这个道理很简单:关税让进口东西变贵,东西贵了,钱就不值钱了。
为了让手里的钱不缩水,大家自然就想到了黄金这种硬通货。
黄金又不能像印钞票一样随便印,钱不值钱的时候,它的价值就出来了。
一般情况下,央行为了控制通胀会加息,这样一来,拿着黄金就不划算了,因为钱存银行利息更高。
但是关税引起的这种通胀,央行通常不会马上出手。
这就给了黄金一个上涨的好机会:钱在贬值,可持有黄金的成本又没变高。
贸易政策老是不确定,也让很多投资的人心里不踏实,更愿意买点黄金来避险。
这种情绪是推高金价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市场上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操作。
比如,在加关税之前,很多黄金进口商为了锁定成本,会去纽约商品交易所大量买入黄金期货。
这么一来,期货市场的需求短时间内暴增,甚至让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都脱节了。
这个差价就成了赚钱的机会。
一些聪明的“黄金银行”,会从伦敦、瑞士调来大批的实物黄金存到纽约的仓库,然后一边拿着现货,一边在期货市场做空,赚中间的差价。
这种大规模的黄金转移和金融操作,本身就会让市场变得更加动荡。
港陆证券-广州股票配资杠杆-长沙股票配资公司-股市杠杆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